昨天,灵桥终于回来了! 灵桥归来,全市欢欣;欣喜之余,一等就等了3年的遗憾也不免泛上心头。
2013年6月,77岁高龄的灵桥在经受又一次撞击之后,被鉴定为危桥。当年年底,在反复征求市民意见后,有关部门最终选择对灵桥进行“落架大修”。当时,有关部门公布的规划工期是300天,预计翌年10月完工。
然而,工期最终一拖再拖,最终拖成3年。对宁波城市而言,竣工于1936年的灵桥地位实在太特殊,市民对它的关注尤为热切。因此,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这3年来,不少市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他们对灵桥大修延期的困惑和不解。
去年8月,有关部门作出回应,称两个原因导致灵桥大修工期延误。一是参建各方都抱着慎之又慎的态度对灵桥进行修缮。比如在大修过程中,必须对原构件采取严格的文物保护措施。对每一件拆卸下来的构件进行深度检测和使用性能判断。对保留使用的构件,要矫正、除锈、防腐、维修、加固,像弹坑等历史遗留痕迹都要保留。对无法使用的构件,经现场文物咨询、施工监理及业主认定后回收保存。二是灵桥大修复杂性和困难性都大大超过了预期,远非普通新建工程可比,不少问题需要在维修过程中一边发现一边解决。
解释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也很真诚。作为市民,我们亦欣慰于有关部门这种实事求是、有一说一的态度,以及对灵桥作为省重点文保单位极端尊重的可贵精神。做任何事情,中途当然难免遇到不可抗的新情况;要使灵桥历史上这第四次大修的效果经得住考验,就必须在每个细节上精益求精。一句话,时间总是要花的。
然而,不得不说,从300天到3年,实在长了点。于市民而言,灵桥大修竣工日期一拖再拖,是一种预期落空后的深深失望和焦急等待!于部门形象而言,严肃的规划工期最后变成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则是一次部门信用的不小伤害。以此而言,灵桥大修延期固然可以理解,但类似的状态不能成为常态,最好成为宁波城市发展史上的“绝响”!
因为,宁波的发展实在等不起!“十三五”的蓝图正亟待成为现实美景图,“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的目标需要快马加鞭完成,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争创发展新动能、竞争新优势的事业千头万绪,补齐“六大短板”刻不容缓……如此种种,都需要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大干快干。上周,宁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梅山举行,就吹响了全市比水平、比战果、比战斗力,大干快干苦干的号角!完成比预期早、效果比预期好,才是所有关心这座城市发展的人们、对美好未来有梦想和憧憬的人们乐见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的是只争朝夕的拼劲:3年的规划工期,最好300天保质保量完成;而不是像灵桥大修这样,说好的300天,却让市民焦心地等了3年!
记者梅子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