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进口医疗器械占据了国内医疗市场的大部分江山。“进口器械垄断市场,对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意味着核心技术不在自己的手上,会受到限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浩川这样说。
为了寻求突破,他带领着团队自主研发出了CT探测器,并于去年获得了产品资格证。记者劳育聪▇人物名片
姓名:江浩川
职务: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明峰研究院院长
荣誉:2013年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工程师到管理者
1982年,江浩川来到浙江大学攻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86年,他去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从事无机材料方面的研究,主要面向玻璃材料,包括红外纤维、光纤等材料。
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上海国嘉光电有限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与厂长助理。他回忆道:“在这期间,的确收获了很多东西。曾经涉及能够探测高能射线的闪烁体、便携式X光透视仪等研究,其中X光透视仪还实现了量产。”
1995年,江浩川获得纽约州立陶瓷学院的奖学金,攻读陶瓷工程博士。
1998年,江浩川应聘进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从事研究用于CT探测器的闪烁陶瓷。其间,他不仅潜心研究技术,也开始逐渐接触到了带领团队的艺术。
2000年,他选择在马凯特大学攻读MBA学位,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这个课程主要偏重于生产管理,带给了他许多关于供应链、物流、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012年,他毅然选择回到国内开拓医疗器械的新蓝海,成为了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兼首席技术总监,完成了从工程师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
研发CT探测器打破国外垄断
事实上,国内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非常大,但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的CT产品基本上为通用、西门子、飞利浦等公司垄断,医院和CT行业没有定价的话语权,购买一台同样的CT往往要付出两倍于国外的价格。几年前,作为唯一国产CT生产商的东大阿尔派(东软)公司,仅能提供几款中低档CT产品,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
江浩川指出,CT探测器国产化困难的原因,与未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息息相关,于是他开始带领团队攻克这个难题。
相对于闪烁体材料来说,CT探测器的研究更是一个协同多个部分的复杂项目。“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材料,还有电子电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等多方面的模块。”江浩川说。
2013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16排CT探测器产品,这也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成功的探测器项目,并在2014年完成了检测环节与临床实验环节。2015年,此款产品获得了相应的产品资格证。
目前,团队正在研究128排的CT探测器,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进行临床试验。
江浩川认为,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有了发展势头,但是CT探测器的产业链还未完整。他坚信,随着各个环节逐渐完善,将会彻底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 |